圖為西部機場博物館內景。西安咸陽國際機場供圖
陜西西安咸陽國際機場T5航站樓內的西部機場博物館,是全球首家機場在地文物展現博物館。自2月26日以來,西部機場博物館共招待搭客近10萬人次,志愿講授1300余場。結合高校,組織留先生“沉醉式”觀賞;展開直播運動,與網友睜開“云端對話”;打造3D數字練習生“裴芙船”,與游客停止語音互動……來自世界各地的搭客走進寧靜的博物館,在與文物的對話中回溯汗青、觸摸時間。
一座機場里的博物館是若何出生的?隨同飛機起降,開啟文明摸索之旅,在機場逛博物館是什么感觸感染?記者停止了看望。
——編 者
機場工地“秒變”考古現場
西安咸陽國際機場的地點地,埋躲著4000余座古墓葬。在此停止擴建,觸及機場工程、空督工程和供油工程,估計遠期航站樓範圍將到達160萬平方米,打算建成集航空、高鐵、城際鐵路、地鐵等于一體的超等路況關鍵。
2020年,西安機場三期擴建項目啟動,陜西省考古研討院共同西部機場團體展開了大批考古任務,共挖掘各類遺址6800余處,出土各類文物2.2萬余件(組),發明了大批北周至隋唐時代的高級級墓葬。
“勘察第一天就發明了北周墓葬群,隨后戰國秦墓、漢代貴族墓接連發明,勘察隊的手電筒光在工地今夜不滅。”西部機場團體機場扶植批示部工程保證部場地治理營業主管齊備海說。
在這里,最密集處每平方公里分布300余座墓葬,扶植職員認識到,機場擴建不只是一項平易近生工程,更是一次與汗青的深度對話。
2021年春節,經陜西省考古研討院與機場扶植批示部協商決議,由西咸新區空港新城考古研討基地震員60余名員工,共同900余名工友,全力展開機場三期擴建工程重點扶植區域的考古挖掘任務。
面臨數千座墓葬的挽救性挖掘,機場扶植批示部與陜西省考古研討院立異采用“分區域、分優先級”的協作形式:急需施工的區域集中氣力優先挖掘,其講授場地他地塊暫緩施工;每挖掘完一片區域當即移交扶植,構成“考古—施講授工”無縫對接功課。
“考古隊與施工方共享定位,確保區域挖掘與工程施工進度及時婚配,緊密協作完成了工期與文物挽救同步推動。”齊備海說。這種“基建讓路考古、考古反哺基建”的形式,終極讓三期工程得以按打算推動,同時還挖掘出“載物駱駝俑”等可貴文物。
古代工程向厚重文明致敬
2021年頭春,機場T5航站樓處發明了一座北魏晚期墓葬。因墓道北壁土雕神人圖像極為罕有,考前人員決議對其停止全體打包搬家,打包高度近8米。
“後期對土雕本體停止加固,晉陞全體強度。在此基本上,用塑料薄膜隔離土雕概況,再應用石膏夏布停止固形包裝,最后以槽鋼停止內部框架固定。”介入考古的陜西省考古研討院副研討館員趙占銳先容,借助古代技巧,文物完成順遂搬家,今朝寄存在陜西省考古研討院涇渭基地展開后續研討。
2022年7月,在共同機場扶植的考古挖掘中,考前人員在空港新城周陵街道北賀村發明北周宇文覺墓。宇文覺是北周建國天子,墓主成分一經公然,惹起了社會普遍追蹤關心。北周宇文覺墓地點地域,北側為機場西立交途徑,南側為正在扶植的空港新城計劃路網,東側為機場三期擴建區域。
一邊是商務商業和物流運輸,一邊是可貴的汗青價值,若何均衡?
陜西省文物局組織陜西省考古研討院、空港新城文物局、項目扶植方等多家單元召開專門會議,從考古、汗青、建筑、文物維護等多範疇停止會商,經反復溝通,終極決議對該墓停止舊址回填維護并扶植遺址公園,之后再經由過程LED年夜屏等展現其汗青、考古等方面的信息。
“如許能更好地施展其社會效益,也完成了區域文明價值和經濟扶植的共贏。”空港新城黨政辦干部馬志峰說。
“考古先行”跳舞場地的思緒貫串全部工程:西安機場城際線design屢次“年夜拐彎”,繞開秦代制陶作坊與咸陽城遺址;因文物緣由,施工緊迫暫停近百次。重啟時,有工人自覺向現代遺址鞠躬,映照古代工程對汗青文明最樸實的致敬。
路況關鍵變身文明空間
博物館的出生,源自網友的“建言”。
2021年,機場工地“秒變考古現場”的消息激發熱議,超10萬條網友留言呼吁“當場建館”。這一呼聲終極被采納。該館的開放,是陜西省文物局與西部機場團體對汗青文明停止傳承展現的立異舉動。
西部機場博物館以仿唐建筑群情勢落地航站樓焦點區。廡殿頂、斗拱飛檐與玻璃幕墻的“跨界”,構成古今對話的視覺符號。展廳內,也不乏design的巧思。基礎擺設展覽地點場館定名為“四方館”,取自隋唐交際機構稱號;專題擺設展覽地點場館定名為“至寶館”,輪展陜西各年夜博物館(院)的“鎮館之寶”;文創區包括唐代仕女抽像IP、漢代銅展首冰箱貼等,將文物轉化為“能帶走”的文明記憶。
西部機場博物館準備團隊成員侯超先容,西部機場博物館的奇特之處在于“在地性”——不少展品均出自機場建小我空間設時挖掘的墓葬,且以“在地敘事”重構汗青,每一件文物都聯繫關係著這片地盤、這里的人。
十六國時代,關中地域的人們聽什么樣的音樂、用什么樂器,游客能在這里找到謎底。此次挖掘的布里村十六國墓中,出土隨葬樂俑組合共包含伎樂俑20件和姿勢俑11件。“每列樂隊均將弦樂置于中心,將奏樂樂置于弦樂兩側,與現今世平易近族管弦樂團的樂器布設格式類同。”西部機場博物館志愿講授員羅巍先容。
當樂隊吹拉彈唱的畫面,浮現在展廳年夜屏幕上時,游客贊嘆“這些動起來的樂工太萌了”。跨越千年的感情共識,恰是謀劃團隊尋求的“文物敘事立異”。
“今世的機場不只是一個飛機起降停靠的處所,更是一個新型文明空間。”西部機場團體無限公司副總司理、機場扶植批示部黨委書記林賓說,博物館姑且擺設展覽區還設置了非遺展,將來打算聯動全省文旅資本,縮小“窗口效應”。
發佈留言